- 邮箱:
- www.kf818.com
- 电话:
- 0898-66156089
- 传真:
- 手机:
- 13883807169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
杏彩体育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官方人员,以删除词条为由威胁并敲诈相关企业。在此严正声明:是免费编辑平台,绝不存在收费代编服务,!详情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ῶς 英: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英: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ή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2020年6月,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规范摄影作品版权秩序的通知》,对摄影作品相关版权问题进行了厘清,将加大图片领域版权整治力度,推动构建摄影作品版权保护长效机制。
1、照相、拍电影或电视。郑泽《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一:“戏剧对于人生,不能像摄影的对于景物那样,一些不走样地反映。”如:摄影棚。
2、指照片。《孽海花》第十一回:“菶如拆开看了,又拆了那纸包,却密密层层的包着,直到末层,方露出那一张一尺大的西法摄影。上头却是两个美丽的西洋妇人。”
3、引申指如实反映。黄人《〈清文汇〉序》:“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蜕故孳新,瞤息不可复省,而有为之摄影者曰史,而有为之留声者曰文。”
4、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
在进行照相时,光通过小孔(更多时候是一个透镜组)进入暗盒,在暗盒背部(相对于光入射方向)的介质上成像。根据实际光强度和介质感光能力的不同,要求的光照时间也不同。在光照过程中,介质被感光。
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通过计算机对图片进行处理,再通过其他电子设备输出。
一般来讲,人们使用可见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机。因场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机有着非常多的分类。综合来讲,照相机都要有几个基本的部分以保证曝光过程,这包括:感光介质、曝光时间控制机构、胶卷暗盒存储介质、电子感光器、电子存储介质。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失散,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
摄影术的诞生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150多年来,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也脱不开照相机胶卷的传统模式,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1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为寻求一种新的感光材料和更为方便实用的摄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复杂、陈旧、落后的传统摄影方式。20世纪末叶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普及,数字时代已经来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应运而生的数码相机,开拓了数字影像丰富的世界。数码相机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摄影工艺和摄影体系,它不仅影响并改变着摄影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法、管理及服务质量,而且导致每一位摄影工作者创作观念、创作方法的更新。可以说,数码摄影是世纪之交摄影技术领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数码摄影为新闻摄影、图片等各类摄影开创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新旧技术的转型期,我们能否做出快速反应,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给人类提供的创作愉悦,也是我们摄影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数码摄影的诞生,向传统摄影发起了严峻的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来认识数码相机。而数码相机就是由无数个0和1在计算机里或电子器件里排在一起。通俗一点的讲,数码相机就是用电子元器件(一般是CCDCMOS)替代胶卷作为感光材料并将其所摄物体记录下来的图像以数码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存储卡中的照相机。后边的事情就交给电脑(也称“电子暗房”)去完成。现代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随着图片处理的电脑化,传递方式的通讯卫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趋势的发展,必将为新闻摄影带来新的繁荣和发展,尤其在中国,数码相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仍处在一个上升和发展的时期,新闻摄影将会充分利用电脑的强大优势,以崭新的面目和姿态在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新的独特重要作用。
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景物摄影相对,以无生命(此无生命为相对概念,比如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虾、已摘掉的瓜果等)、人为可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多以工业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无生命物体等为拍摄题材。在真实反映被摄体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创意构思,并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这就叫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在选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在择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些对象,因为被摄物体是无生命的,可以任凭摆布,多角度移动以达到创作意图。静物摄影具有两大优点:首先,它是进一步体会艺术视觉的深化过程。当一些很平常的物体被拍成引人入胜的照片时,实际上也就是深入学习观察这些物体的过程。其次,拍摄静物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摄影知识。对摄影者来说,静物摄影的难处在于它的画面构成具有独到之处。当布置好被摄物体之后,必须选择拍摄角度,在用光方面发挥创造性,进而把从静物摄影中学习到的实际摄影知识、基础原理应用到日常摄影中去。
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照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它也属于人物摄影。人像摄影以刻画和描绘被摄者的外貌与神态为自己的表现任务,应人物相貌鲜明。它分作照相室人像、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和户外人像三大类。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
记录摄影指以纪录为第一目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真实影像反映的图片摄影。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记录摄影的结果是影像记录作品。相应而分,影像记录作品包括影像新闻作品和影像纪实作品。记录摄影目的(可能并不唯一,却是首要目的)在于记录;前提是尊重客观真实;对象是客观事物的表像;记录方式是以摄影再现影像。按照纪录影像的方式和追求的价值不同来划分,记录摄影分为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
随着发展,人们在摄影中不断地增加艺术的元素,开始产生艺术摄影。它与记录摄影的区别在于艺术性的多少与高低,而无绝对的界限。例如:我们去照张像作身份证或留个纪念,一般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最多有点资料或记录价值。可是,郑景康先生给齐白石先生拍的人像,50年过去了,至今仍是世界二十幅最优秀的人像作品之一。其中的差别完全在于艺术性的高低。艺术摄影拍出来的效果更唯美,因为这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找准拍摄的时间、地点和角度。
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画面语言及美好的设计内涵一直是人像摄影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19世纪后半叶,英国摄影家
商业摄影,顾名思义是指作为商业用途而开展的摄影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商业摄影,广义上就是为发布商品或者撰写故事等进行的摄影类型,这种类型在时下的摄影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这类摄影是为商业利益而存在的,要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拍摄,比较拘束。
和传统的水墨画一样,现市面上出现的水墨摄影作品,按题材,可以分为风景、花鸟和意境,对应国画中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按手法和意境,可以分为抽象和具象,对应国画中的写意和工笔。
水墨风格的摄影照片虽然免不了使用Photoshop等软件的后期加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扭曲原照片。好的水墨摄影作品要尽量少的修改原照片,它考验的更多的是摄影师的构图和捕捉光影的能力。
全息摄影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普通摄影是记录物体面上的强光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体感。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杏彩体育官方网站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画意摄影是流行于20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师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发表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的,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拍摄时,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
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含蓄、沉稳、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
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育实艺术的修养。”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促使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由于绘画主义的创作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加上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发展,为“自然主义”所冲击。尽管这样,在现今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这一流派的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普莱期(?—1896)的男爵之宴、鲁滨孙漂流记、宝塔情景;罗宾林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秋天、两个小姑娘、弥留、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黎明和落日;雷兰德洗礼者圣约朝霞之首、伊菲吉尼亚、优迪特与荷罗佛尼斯;金马伦夫人(1815—1897)的汤姆士卡莱尔和尼达(1820—1910)的弥留之际的嚣俄等等。
1899年,英国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首次展览。绘画主义派摄影家罗宾森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该流派是绘画印象派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开始,他们运用软焦点镜头进行拍摄,布纹纸洗印,追求一种模糊朦胧的艺术表现效果。随着“溴化银洗相法”和在颜料中混入重铬酸胶洗相纸法的出现,印象派作品从对镜头成象的控制发展到暗房加工。他们提出“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像照片”,并且认为“假如没有绘画,也就没有真正的摄影”。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印象派摄影家还用画笔、铅笔和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追求“绘画”的效果,如拉克罗亚在1900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就像是一幅画在画布上的炭笔画。印象派摄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所以有人又把它称之为“仿画派”。可以说它是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
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是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装饰性,但缺乏空间感。其著名摄影家有杜马希(?—1937)、普约(1857—1933)、邱恩(1866—1944)、瓦采克(1848—1903)、霍夫梅斯特兄弟(1868—1943;1871—1937)、杜尔柯夫(1848—1918)、埃夫尔特(1874—1948)、米尊内(1870—1943)、辛吞(1863—1908)、奇里(1861—1947)等。
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该流派的摄影艺术家在创作中恪守摄影的纪实特性,在他们看来,摄影应该具有“与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实性,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具有“数学般的准确性”,作品才能发挥他种艺术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A·斯蒂格利茨曾说:“只有探讨忠实,才是我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象镜子那样冷漠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主张创作应该有所选择,对所反映的事物应该有艺术家自己的审美判断。著名写实摄影大师刘易斯·海因就说过这样的名言:“我要揭露那些应加纠正的东西;同时,要反映那些应予表扬的东西。”可见他们崇尚艺术应该“反映人生”的观点。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取于社会生活。艺术风格质朴无华,但具有强烈的见证性和提示力量。
最早的写实摄影爱好当推英国摄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于1853年拍摄的那些火棉胶纪录片。稍后,则是罗斯·芬顿的战地摄影和六十年代末的威廉·杰克逊的黄石奇观。1870年以后,写实摄影渐趋成熟,开始把镜头转向社会,转向生活。如当时的摄影家巴纳多博士就拍摄了流浪儿童的悲惨境遇,而震动了人们。
随后,写实摄影家人才辈出,作品都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深刻性而著称于摄影史。例如英国勃兰德的《拾煤者》;美国R·卡帕的《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法国韦丝的《女孩》等等,不胜枚举。
1898年,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于绘画主义创作的弱点,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的摄影》的论文,抨击绘画主义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艺术,才是最高的艺术。他说,没有一种艺术比摄影更精确、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从感情上和心理上来说,摄影爱好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记录下来的,没有经过修饰的镜头景象。”该派另一位大师A·L·帕邱说得更明确:“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我们摄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借重美术的,应该从事独立性的创作。”
由此可见,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
由于自然主义摄影满足于描写现实的表面现实和细节的绝对真实,而忽视对现实本质的挖掘和对表面对象的提炼,一句话,不注意艺术创作的典型化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因而,它实质上是对现实主义的庸俗化。有时会导致对现实的歪曲。
这一派著名的摄影家有德威森(1856—1930)、威尔钦逊(1857—1921)、葛尔(?—1906)、搔耶(1856—?)、萨特克利夫(1859—1940)等。
纯粹派摄影是成熟于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其创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兹(1864—1946)。他们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总之,该派摄影家刻意追求所谓的“摄影素质”: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
科班1913年送展的俯瞰纽约,就是纯粹派中的佳作。摄影家从高处俯瞰纽约某个广场,虽没有任何加工、修饰,但新颖的构图,独特的造型,使人耳目一新,再如E斯坦诚的K桑德伯格,则是用多次曝光的手法,了独幅作品空间、时间的限制,在一个画面中细腻地刻画了诗人情绪的转换,影调的组合和构图的变化,极有韵律感。
从某个角度说,纯粹派的某些主张和创作是和自然主义的“混血儿”,后来则衍变成“新即物主义”。但该流派在一定程度上曾促进了人们对摄影特性和表现技巧的探索和研究。
这一流派的著名摄影家是斯特兰德(1890—1976)和F64小组摄影组织中的摄影家,如亚当斯、坎宁安等。
纯粹派后期的作品则向线条、图案和歪曲形象的抽象方面发展,其有影响的摄影家是亚博、史丁纳、史脱特文和伊凡思等。
新即物主义摄影又称“支配摄影”、“新现实主义摄影”。为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
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从而达到眩人耳目的视觉效果。它不考虑艺术的本质在于提示对象的本质,因而其美学思想是属于自然主义范畴的。例如,摄影家帕邱在1923年拍摄的火车头的回转轴就是用近摄手法,表现了火车头回转轴运转时的状态,由于画面摒弃了其他细部因而给予观众的视觉印象是强烈的。
新即物主义的理论先驱是斯特兰德,他对即物主义艺术特征作了如下规定:“新即物主义乃是摄影的本质,并且也是摄影的产物和界限。”他认为,摄影“对生命的表现极强,而且需要观察正确事物的眼睛。为此,并非根据敷衍的过程和操作方法,而是必须运用纯净的摄影术才行。”新即物主义摄影的创作先驱则是阿杰和斯泰肯。而实际创始者为上面提到的帕邱。
新即物主义摄影家的功绩是促使人们对摄影自身特性的研究和探索,把摄影从审美性的虚幻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细部物质表面结构的描写,为后来的抽象主义摄影提供了萌发的土壤。
1925年前后,由于出现了大口径的小型照相机,新即物主义的表现领域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不少人像作品及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作品。
新即物主义的著名摄影家有桑德(1876—1964)、勒斯基(1871—1956)、黑葛(1893—1955)、希尔夏(1881—1948)、休利曼·霍培(1878—?)、埃夫特(1874—1948)、威斯吞·亚当斯(?—1902)等。
超现实主义摄影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这一流派有着较为严谨的艺术纲领和艺术理论。他们认为,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表现现实世界是古典艺术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务,而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因而,人类的下意识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变态和梦幻便成了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家们刻意表现的对象。
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者也像达达派摄影家一样,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诞而又神秘的。
该流派的创始人是英国摄影家丝顿和美国的布留奎尔(1880—1945)。真正完成者为英国舞台摄影家马可宾(1905—?),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把超现实的虚和现实中的实揉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既虚幻又实在的境界。例如,他在1946年创作的《马可宾的自画像》就是一幅很典型的超现实作品,它是运用四次曝光的手法拍摄出来的——一次正面,两次侧面和一次一只眼睛。
这一流派的著名摄影家有从事超现实主义集锦照片的画家帕尔汗;变形人体摄影家布兰特;肖像兼宣传摄影家卡逊以及布鲁门塔尔、洛林、哈尔斯曼赖依等。
该流派的摄影家否定造型艺术是以可审视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艺术家审美感受的这一基本特性,宣称要把摄影从摄影里解放出来。
初期,用无底放省略去“被摄体”的细部纹理和丰富影调,制作成仅表现其形状的“光图画”。后来发展到或运用光线,或剪辑集锦,或中途曝光,或拍摄时震动照相机使被摄体形象在底片中的结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影,直到改变画面的表面结构,改变被摄物体的原有形态和空间结构,力图使用所谓形式、影调(色彩)和素材的“绝对抽象的语言”,使被摄物体转变成某种不能辨认为何物的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以表现该派艺术家奉为圭臬的所谓人类最真实、最有本质力量的潜意识世界。在作品中,被摄物体只不过是被艺术家借来随心所欲地产生表现自身想象和个性“旋律”的音符。
抽象摄影的发轫者为泰尔博(1800—1877)。开始时,作品画面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可辨认性。至1917年摄影家科班(1882—?)用木片和透明玻璃碎片拍摄的《波尔多画报》就已完全不可辨认了。1922年,匈牙利抽象画家莫荷利纳基(1895—?)在曼瑞(1890—?)等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从理论上予以确立。随后,抽象画家康丁斯基、克勒等引进了显微摄影和X光摄影,从而大大扩大了抽象派摄影的表现范围,丰富了摄影艺术的语言,建立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并风行于欧美等国。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除文中已提及的外,尚有史格特、芬宁格、安真兰特、佛莱泰、温隙斯特、格连巴晤、夏德和布留奎尔等。
这一流派的摄影家主张尊重摄影自身特性,强调真实、自然,主张拍摄时不摆布、不干涉对象,提倡抓取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情态。法国著名的“堪的”派摄影家亨利·卡笛尔·布列松说过:“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的组织形式纪录下来。”因而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是客观、真实、自然、亲切、随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堪的”派中的摄影家,就其美学思想和创作倾向而言,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虽然他们都崇尚人性世态的表现,且大部分都从事于新闻摄影工作,但有的为自然主义者,有的为写实主义者。
催生该流派的作品是1893年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的《纽约第五街之冬》,而真正完成者则是德国的摄影家埃利克·沙乐门博士。他用小型相机在一次德法总理举行的夜间会议结束时拍摄的《罗马政治会议》,由于它的生动、真实、朴实、自然,而成为该流派名垂摄影史的经典作品。
在摄影美学上,他们认为“以摄影的基本特点为基础的照片,是画家或蚀刻家所无法模仿的,它具有它自己的不可分割的我,具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力,甚至是用其他媒介不可能表现出来的特性”。其次,对客观事物的表现,他们重视和强调独创性,说:“(摄影家要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不要通过别人的眼光来看世界,而这正是区分照片是平庸还是高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的标准。”
该派著名的摄影家有美国的托马斯·道韦尔·麦阿沃依;英国的茜莉特·摩戴尔;法国的维克托·哈夫门;以及路易斯·达尔·沃尔夫、彼得·斯塔克彼尔·布鲁维奇等等。
“达达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想。“达达”,原为法国儿童语言中“小马”或“玩具马”的不连贯语汇。因为达达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宣称艺术和美学无缘,主张“弃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崇尚虚无,使创作近乎戏谑,因而人们把该艺术流派称之为“达达派”。
由于达达派摄影艺术作品不符合人们一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1924年以后就逐渐受到有较明确、完整的艺术豆腐和纲领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冲击。但其影响仍可在以后出现的现代派摄影艺术中窥见。
达达派的著名摄影家有菲利普哈尔斯曼、摩根、拉茨罗摩荷利纳基和利斯特基等。
主观主义摄影是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比抽象派摄影更为“抽象”的摄影艺术流派,所以又称作“战后派”。
它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其创始人是德国摄影家奥特·斯坦内特。他认为,“摄影是本来具有发挥自己能力的宽阔领域,也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作用。但目前却成了一种机械的写实主义”。于是提出了“摄影艺术主观化的艺术主张。极力主张摄影艺术的终极应该是提示摄影家自身的某些朦胧意念和表现不可言传的内心状态和下意识活动。”主观摄影就是人格化、个性化的摄影。这便是该流派的艺术纲领。主观摄影的艺术家们极度强调自己的创造个性,蔑视一切已有艺术法则和审美标准。该派理论家公开表示,“主观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试验性的图像艺术,而是一种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创造性艺术。”“我们可以任意使用技术手段去创造照片。”
西方人体摄影的嬗变世界艺术史上,在希腊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术的辉煌时期,其后诞生的摄影艺术,在经历了初期令人震惊的再现客观现实的艺术表现力后,富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摄影家就开始向人体摄影领域的突进。1857年瑞典摄影家、后来留居英国的雷达兰,拍摄了一幅在摄影史上奉为经典之作的《人生的两条道路》,这幅情节丰富,场面浩繁的画面,运用了大量的人体作品,主题是观善惩恶,以白鬓长者为中心,两边两组人物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和人生历程。但是它也受到了少数人的攻击,说它动用那么多裸女,姿态粗野,流于色情等等。可见,古今中外,术无论它有多么积极的思想意义或高明的艺术处理,都会受到一些人的非难和攻击,这恐怕已成为一种规律性反应了。
西方人体摄影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在发展常规的传统的人体摄影的同时,也风行表达强烈的主观感受、现代摄影语言、创造多种流派、风格的作品,以至出现了畸形、切割、重组、神秘、荒诞、丑陋的意境。如杰瑞·郁斯曼的象征意味的人体摄影、罗杰·麦丁的《随意的人体》、托德·窝尔克的原始硕大造型的人体摄影、罗伯特·亨内斯钦及启德苏·俄克哈马等的切割重组的人体摄影、李思丽·克罗娜斯的荒诞意味人体摄影及宁达、康偌道尼·米切尔等的有性感意味的人体摄影等。
摄影作品版权也可以在国家或省市直辖市版权管理部分登记,或选择学会等第三方平台预选登记备案,特别是各种需要证实某一时刻,某人已经拥有什么数字形式潜在著作权资源,可选择包括并不限于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反盗载技术、融合可信时间戳技术、公证邮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技术的大众版权保护平台进行自主存证,进行摄影作品存证时间认证和多纬度智能认证,其科学性可以自主验证对证。版权纠纷时,提供初步第三方证据,需要时司法鉴定机构,提高法律证据有效性,这是在欧洲发达国家已经盛行很多年,与官方人工登记相互补充。
景深前界和景深后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像深与景深相对应,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
确定景深的标准:135相机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一般为1/30mm,即0.033mm。
当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位于无限远的景物结成清晰的影像,同时在有限距离某一点上的物体也能达到清晰的标准,近于这一点的物体就模糊起来,那么,这个物体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就是超焦距。
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因为其视角于人眼视角相同故称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这个焦距段是最适合拍人像的、70-210mm(长焦镜头)等。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光圈用F表示,有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在传统机械相机上快门一般采用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叶片式快门以及钢片快门三种,在现在的数码单反中也有有使用,而电子快门多使用在微单、卡片机以及手机的相机模组中。其中帘幕式快门又可分为纵走式帘幕快门、横走式帘幕快门。钢片快门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12000秒以上)。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1/500秒,但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大优点是拍摄时产生的噪音极低,极利于,并可以实现全速度范围内同步闪光。
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杏彩体育官方网站
说明:有些资料把快门速度称为快门时间,二者名称不同,但含义相同,均指快门打开的时间。
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镜头焦距、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所用的光圈。景深与以上三者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光圈、距离的情况下,28mm的镜头的景深要远远大于70mm镜头的景深);(2)距离越近,景深越短,距离越远,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焦距、光圈的情况下,拍摄对象在10米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拍摄对象在1米时的景深);(3)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例:在相同的焦距、距离的情况下,光圈为F16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光圈为F4时的景深)。
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记录的场景一样。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国画画论中又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白平衡是数码相机的一个极重要概念。所谓白平衡(英文名称为White Balance),就是数码相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一般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阴影白平衡等。
不同的数码相机有着不同的调节白平衡的方式,你需要阅读相机的说明书,学会如何改变白平衡设置。说到这儿,许多数码相机都有自动或半自动白平衡模式,帮助你进行调整设置。
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一般曝光补偿都是用在自动或者半自动曝光模式中的,如果是全手动曝光模式,很少采用曝光补偿,因为依靠快门和光圈的调节,也可以改变进光量了。
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的环境中,利用自动曝光或者快门、光圈优先模式,有时很难照顾全面,无法突出主题,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也称±EV。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方案拍摄多张照片以供挑选。不过在存在反差极大的画面中,曝光补偿很难照顾全面,容易顾此失彼。
指照明环境下被摄物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光比对照片的反差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指在三维空间中灯具所处的具置。其中包括面光、耳光、台口柱光、脚光、台口顶光、顶排聚光、顶排泛光、天排光、地排光、侧桥光、流动光、侧光、(吊笼台架)追光等。
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光通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光线,影调,色彩的处理,表现出物体长、宽、高的形状,再平面上再现三度空间的被摄对象,就有了立体形状的感觉。一般多用侧光,逆光来拍摄。
光线主要包括四种特性——光线的强度,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方向性,光线的色彩。
我们主要讲一讲光线的方向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光、侧光、逆光和漫射光。
又叫正面光、平光。光线从被摄者正面照射,特点是被摄者全部受光,光线亮度高,影像平淡,色彩还原较好,但光比较平,很难表现出立体感
光线来自被摄者的侧面,通常又分为前侧光和后侧光,特点是被摄者有明显的立体感,影调层次、线条轮廓等都更为丰富,能较好地刻画人物的外型特征和表情神态
又称为“背光”。光线从被摄者的背面或斜后面射来,特点是光线能为被摄者勾勒出漂亮的轮廓线,可使人物与背景区别开,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
又称为“硬光”。在室外一般是指晴天太阳发出的光,特点是方向性强,照射到被摄者身上能形成较强的明暗对比和立体感,有一种比较硬朗的效果。
又称为“软光”。在室外一般是指阳光透过云层,或被地面、墙面等反射,特点是无明确的方向性,照射到被摄者身上明暗关系不十分明显,中间过渡层次丰富,杏彩体育官方网站影像较为柔和。这种光线是拍摄人像比较理想的光线,人物皮肤层次的表现非常丰富。
多区域测光也叫评价测光,它是将画面分割成数个区域。各自独立运算后再整理。取得一个完整曝光值,多区域测光方式往往优先考虑被对焦的主要目标,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焦的主要目标也就是需要获得正确曝光的部分。有了多区域测光,即使是对摄影一窍不通的人也会轻易获得准确的曝光效果。所以多区域测光是当前比较先进、流行的测光方式,也是当前高等级自动照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是大多数相机普遍采用的测光模式,应用也比较广泛。中央重点测光意味着曝光读数受中央区域的影响最大,受画面四角的影响最小,通常中央重点测光对画面中央2/3的部分比较敏感(具体范围依照各种不同品牌的相机的而有所差异),某些相机对画面的底部予以重视,以减少天空对景物的影响,在正常拍摄条件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棋式,但如果画面主体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摄,便有可能引起测光的误差。
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测光。点测光模式用得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现场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如逆光下,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准,太亮时主体人物成为剪影、画面发白没有层次或者是太暗看不出细节。
所谓“摄影”,就是对一些景物的局部或者全部进行拍摄,以被摄物体的独有特征之美来吸引观众。但在拍摄时近景时,通常由于相机离被摄物体很近,所以很容易因为相机的举握不稳定而影响像质。不过你可以通过购买一些适当的器材来克服这些问题。拍摄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拍摄时必须将相机安装在一个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机的晃动。尽量的将相机靠近被摄物体,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阴影。
虽然它不是拍摄时的必备品,但是调焦轨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装置可以帮助你拍摄出好的特写镜头。调焦轨能够使相机以非常小的增距沿着X和Y轴线移动,能够精确的控制相机的位置和画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动三角支架来达到理想的位置则是非常麻烦的。
即使你已经将相机安装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门的时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机产生晃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使用快门线。
在拍摄时,当被摄物体的背景为黑色,那么就能够使拍摄出来的图像看起来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别是当被摄物体的色彩很浓的时候。
使用一个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张铝箔包在卡片上,将光线反射在被摄物体上,以照亮物体上的阴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张卡片出现在被拍摄范围内。
有时候,即使是一阵微风也会使拍摄到的特写镜头出现模糊的情景。在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有耐性了,最好是等到风过了之后再进行拍摄。同样的,在户外拍摄时,当天上的云将太阳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后再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会比多云时拍摄的照片的色彩更鲜艳、明亮一些。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于构图,他已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摄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们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
当画面中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过小,或画面的空白空间比较单调时(例如拍摄夕阳下的高楼大厦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欠曝形成剪影作为前景,通过黑色的剪影既可以压迫观众的视觉投向被摄主体,同时黑色剪影也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我们甚至可以运用以剪影作为主体的边框,形成方、圆或变异的各种形状,使平常的景物具有独特的画面形式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关于摄影坛里“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的两种曝光原则,各有各的观点,两者都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顾名思义,“宁过勿欠”指的就是“宁可过曝也不可欠曝”,只要曝光直方图不超出右边界,就可以放心地过曝,这样反而能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干净细腻,并且感光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宁欠勿过”指的是“宁可欠曝也不可过曝”,因为欠曝带来的图片不够亮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后期PS补救回来,而一旦过曝、丢失细节,拿什么软件都难以解决了。
拍照最忌表情僵硬,婚纱摄影时也不例外,如果新娘面相呆滞木讷,像是被人强制安上去的一般,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虽然拍结婚照是非常甜蜜开心的事,新人也切忌笑的自然不要太过,微笑最好。
拍摄时身姿端直才有美感,切忌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的,再好的摄影师也拍不出好照片来。
拍照时可以摆各种各样的姿势,或微微扬手,或稍微侧身,或低眉沉思,或翘首远盼……配合摄影师的建议,新娘可以摆出很多优美的姿势。这里应注意动作的幅度,张弛有度,优雅得体,动作切忌过于张显而流于夸张,也不能过于细微而显得忸怩作态。
新娘手持扇子会增添一种古典韵味;双手捧花会让新娘和花朵相得益彰;贴近自然会独得一份清新和宁静;而靠近新郎会让新娘看起来更加甜美幸福……凡有所依,必添美感。
婚纱摄影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会持续一天,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确保婚纱礼服的整洁干净、新娘妆容和发型的完好无缺。
1、有时侯爱是不需要说出来的,一个微小的动作,无声的爱更能打动人心,“LOVE”,手势、背影,此处无声胜有声。
2、镜子一向是摄影中运用最多的小道具,从镜子折射中拍出的照片效果总是出其不意,效果极佳。新娘借着镜子与伴娘站在了一起,相得益彰,妙然有趣,互动得非常到位。
3、除了新娘,孩子是婚礼上最容易捕捉精彩镜头的人,当他们站在一起,女人与小孩,美丽与童真,在这一瞬间,幸福的未来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记录永恒。
4、谁说婚纱照上的新郎必须中规中矩,偶尔的搞怪也是不错的创意,当然有伴郎的作伴更好,感情越深越二,这样的婚纱照记下的是新郎与哥们之间满满的基情之爱。
5、出嫁的女儿总是要哭的,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不用去拍流下眼泪的瞬间,或与父母或与祖母母亲新娘三代人一起手手相牵,温情默默足以打动所有来宾。
6、婚礼礼成之后的新人相拥亲吻有太多的创意可以拍,让所有的来宾蒙上眼睛,假装没有看到他们的甜蜜,其实在心底每个人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开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
普利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85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普利策奖的评委由有成就的名记者组成。
当年的优胜者由评委审查、挑选,但评选结果需经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通过,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少美国人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当年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形成的。事实上,许多美国人是通过回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影像时正在做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的。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赛,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的基金会支持的,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9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每年还常增设一些特别奖,如“匈牙利李斯特奖”、“奥斯卡·巴纳克奖”等。荷赛所涉及的题材的多样性使其参赛及获奖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哈苏基金会是由厄纳和维克多·哈苏捐赠的遗产于1979年建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和摄影领域的科学教育和研究。该基金会每年都拨款资助众多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苏国际摄影奖。1989年,该基金会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并向公众开放了哈苏摄影中心(哈苏中心),该中心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演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建有一个面向研究者和学生的摄影研究与参考书图书馆,收藏有包括历届哈苏国际摄影奖获奖者作品在内的丰富的图片。
哈苏国际摄影奖创办于1980年,当前已经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摄影界重要的摄影赛事,主要宗旨是奖励“一位公认的摄影师的主要成就”。该奖项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和资深专家推荐3名候选人,最终得主则由哈苏基金会董事会从3名候选人中选定。
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因此,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组委会决定在2002年9月15—22日继续举办这一盛会。
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吸引了来自法国、美国、西班牙、丹麦、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著名摄影家参展,他们展出的18组30个展览全部是第一次在中国亮相。国内摄影展览有33组65个,整体上突出了“世纪中国”的主题,我们从大展所展出的几千幅作品中选部分精品,编辑成册,记载下这辉煌的瞬间。
国家摄影大典是国家摄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摄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摄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摄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国家摄影大典,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全球摄影领域的大事件进行盘点;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影响全球的图片进行评选和颁奖;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摄影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将对下一年度及未来全球摄影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国家摄影大典首届盛典在中国北京胜利举行,1200多人参加了本届盛典,会议现场展出了1000多幅优秀摄影作品。盛典还对首批“达盖尔奖”进行了揭晓和颁奖。
达盖尔奖,是国家摄影大典的最高奖项,以照相机的发明人法国著名发明家、化学家和艺术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que Manteis Daquelle)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他对人类摄影事业的贡献,国家摄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荣誉奖定为达盖尔奖。
获奖理由:这是一本气势磅礴、唯美精妙的图片典籍,他用一种唯美的风光摄影手法和独特的视觉拍摄,凝结出艺术的魅力,用一张张精妙的作品展现出中国山河的唯美与壮阔。
获奖理由:作品拍摄于中国汶川地震。这幅作品不仅震撼了中国,而且震撼了世界。2008年,它使得所有中国人的心在失去近10万同胞的悲痛中紧紧凝聚,这就是摄影作品的力量。
获奖理由:2009年至2011年,何世红以一个中国普通公民的身份,发起了震惊中外的“七大洲低碳行”大型公益行动,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用影像图片的形式将低碳金融理念推行到七大洲84个国家,得到各国的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可。国际媒体和一些国际组织称他为“一个中国公民给世界的低碳长征”。
2010年“光影之星”在湖南摄影协会大力支持下,首次主办“光影之星”摄影大赛。后每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届。无论是摄影界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都可以用相机、手机把所遇到的生活点点滴滴拍下来,参加“光影之星”。
智能手机的摄影史至少可以往前扒十年时间,期间经历了单摄到双摄再到多摄的进化,但手机摄影的真正拐点却是计算摄影的流行。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全面进入计算摄影时代,曾经的市场格局和刻板印象正在被不断刷新。
在 iPhone 11 系列的发布会上,苹果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席勒(Philip W. Schiller)在介绍 iPhone 11 Pro 系列的影像系统时,第一次将计算摄影的概念引入,这个概念也第一次被大众所熟知。
由于在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糊风写意”才更加符合传统文人知识分子的审美。 为了追求与国风相似,本应该“写实”的摄影作品,也要通过后期的加工处理,以呈现出“写意”效果。 因此,“画意摄影”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摄影艺术向“现代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转型。
在陪伴松鼠成长的同时,她也从它们身上,学到了最单纯的相处方式。 没有食物链顶端的高傲视角,有的只是同样生存在这里的物种的相互依存。 人类和动物本来就可以如此和谐地共生,不是吗?
如今的北京,时不时的会来一场华丽套餐(雾霾+沙尘+絮)着实让帝都人们爽了一把~~感受省略一万字...... 不过日子还是要过的,事情还是要往好处想,诺,在你的身边不经意间也许就藏着这样的花花世界.......
这些地方,也许你曾经来过,也许你从未抵达,也许你此刻正在途中……你会在喜马拉雅的漫天银河下震颤不已,亦或是为那云贵高原梯田里朴实的耕种热泪盈眶,也许你还会因为错过风景而遗憾至今…… 但,这就是远方!
智能手机厂商的影像比拼,却让亿万用户离莫霍利的理想越来越近,在计算摄影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拿起手机就能拍出大片,摄影不再是一门高门槛的课程。
对于街头摄影师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没有脚本,像狩猎与采集。他们收集事件与物件,使这些事物对他们有意义。
华语战争巨制《八佰》,是亚洲首部全程采用ALEXA IMAX摄影机拍摄的影片。在本片的摄影指导曹郁看来,《八佰》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战争巨制,也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旅程,一首视觉上的诗歌。他在摄影阐述中写道:“《八佰》的主题是救赎与牺牲’,它微观又宏⼤,温柔而残忍,
无论观鸟还是拍鸟,最基本的原则都是观赏、拍摄自然状态下的野鸟,把鸟捉过来观察拍摄,甚至为了拍张照片就把鸟折腾得死去活来,且不说大煞风景,还可能违法。 写到这里,想起一位在北京观鸟十年的外国友人唐瑞说过:“我爱中国的鸟,你们应该更爱。”
哪里的秋季最美?那便要数喀纳斯了,它在我国的十大秋色中排名第一,那它究竟有多美呢?当森林变成黄绿色,碧绿的河水从森林中穿过,再加上远处的雪山,将喀纳斯变成了天然的色彩盘。也正是因为其色彩的魅力,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你认为这里美吗?